学校简介

       三峡大学是国家水利部和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湖北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教育部首批“来华留学教育示范基地”“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培训基地”“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50强”高校和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1996年开始培养硕士研究生,1998年开始培养博士研究生,现面向全球招收本科生、硕士和博士研究生。

       水利工程、土木工程、电气工程等3个学科为“国内一流学科建设学科”。现有水利工程、土木工程、电气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4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土木水利专业学位博士点,27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2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33个专业学位领域,水利工程、土木工程、电气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程学、化学、临床医学、材料科学等4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获批水利科学与工程、电力与新能源、大健康与医学、新材料、资源生态管理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特色生物育种与生物制造等6个省级优势特色学科群。

       学校是“湖北人才工作十强高校”。现有博士生导师178人,硕士生导师1466人,国家级、省部级人才工程和专家180余人。学校聘请了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及21位院士在内的200余名专家担任兼职教授。

       学校获批2020年度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建有湖北长江三峡滑坡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等40多个省部级科研平台。近5年来,学校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7000余项,年均科研经费超过2.2亿元,120余项科研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等省部级及以上奖励。学校主办有《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三峡论坛》等学术期刊。

       目前,三峡大学已发展成为水利电力特色与优势比较明显、综合办学实力较强、享有较高社会声誉、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综合性大学。

  • Image
  • Image
  • Image
  • Image
  • Image
  • Image
  • Image

接收申请专业和国家学位水平考试

立足宜昌、融入三峡、服务湖北、面向全国、走向世界

接收申请专业:临床医学、水利工程、土木工程、机械工程、电气工程、工商管理、教育学。
国家学位水平考试科目为英语加学科综合。部分专业免考学科综合,具体以申请人报考当年教育部出台的细则为准。

  • 临床医学

    专业前景
    临床医学专业为医学学科主体、核心专业,也是考生和家长最为关注的热门专业之一,为国家布控布点专业,关系人民身体健康和“健康中国”建设,是实现考生悬壶济世、救死扶伤理想的最有效途径。随着“新医科”理念的提出,医工、医信、医文、医理结合必将成为临床医学专业发展新趋势,为培养一流临床医学人才进一步夯实专业基础,拓展专业视野,为健康中国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培养目标
    培养能适应现代医学发展需要,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职业道德、公共卫生意识、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临床技能、较强的科学思维和终身学习能力,服务“健康中国”的具有从事临床医疗、疾病预防、社区卫生与科学研究等方面工作能力的高素质、强能力、应用型医学人才。
    知识掌握
    掌握与医学相关的自然科学、生命科学、行为科学和社会科学等基础知识和科学方法,并能用于指导未来的学习和医学实践;掌握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公共卫生与全科医学基本知识,健康教育、疾病预防和筛查的原则,充分认识环境因素、社会因素及行为心理因素对疾病形成与发展的影响。
    能力培养
    具有规范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病历书写能力;熟练掌握常见病、多发病诊断处理的临床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临床思维能力,具备运用循证医学原理,针对临床问题搜集证据、评价证据和循证决策的初步能力;具有临床照护患者的能力,具有与患者、家属、医生、护士及其他医疗卫生从业人员交流的能力;具备基本的健康宣传、社区卫生服务和疾病预防能力;具有自主学习能力、终身学习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
    主要课程
    系统解剖学、生理学、医用生物化学、医学免疫学、病原生物学、病理学、药理学、预防医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
    培养特色
    1.办学历史悠久,坚持能力为重,实践育人理念,厚实基础理论,强化实践教学环节,落实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教学过程,加强临床胜任力培养。
    2.传承“求索”精神,注重医学人文教育和职业道德以及公共卫生意识培养,注重学生全面综合发展。
    3.整合区域优质医疗卫生资源,校院深度融合,共同参与医学教育,强化医学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

  • 水利工程

    专业定位
                水利工程专业致力于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国际视野,人文素养良好、专业知识扎实,具备解决复杂水利工程问题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理论课程、实习课程、毕业设计等分解于人才培养全过程,能支撑培养目标。
    历史沿革
                1978年开办的水利水电工程建筑专业(本科)
    1984年增设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专业
    1996年开始硕士研究生教育
    1999年两专业合并为水利水电工程专业
    2003年获批湖北省品牌专业
    2007年获批国家特色专业
    2012年入选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次年入选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以及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
    2016年入选湖北省荆楚卓越计划改革试点专业
    2018年被湖北省政府列为“国内一流学科建设学科”
    2019年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特色优势
                该专业还充分利用三峡大学水利电力特色鲜明的办学优势和“水电之都”的地理优势,在参与三峡、葛洲坝、南水北调等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不断发展,已建成一批国家及省部级教学平台与实践基地,构建了行业企业专家参与的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机制,培养了一大批以国家勘察设计大师杨启贵、杨泽艳为代表的优秀领军人才。

  • 土木工程

    专业前景

    建筑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连续几年来全国建筑业总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超过25%。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深地、远海和太空都是建设的空间,土木工程专业正是国家宏伟蓝图的设计者、建造者和管理者。十四五规划中“绿色及可持续发展”也为建筑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土木工程学科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数学力学基础扎实,动手能力强,获得土木工程师基本训练,并具有人文科学素养、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毕业生能从事建筑工程、道路与桥梁工程和岩土与地下工程的设计、施工与管理等工作,并初步具备项目规划和研究开发能力。本专业学生毕业五年左右能在建筑、交通及水利等行业的企业内成为技术骨干。

    知识掌握 

    掌握土木工程学科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获得土木工程师的基本训练, 对土木工程核心知识有深刻的认识。能力培养  具备房屋建筑、道路桥梁、地下建筑等项目的规划、设计、施工以及项目管理等方面的能力,兼顾一定的人文科学素养、创新、实践和终身学习能力,具备解决土木工程中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主要课程

    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土力学与基础工程、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土木工程施工、房屋建筑学、混凝土结构设计、路基路面工程、桥梁工程、岩石力学、地下建筑结构。培养特色  培养服务于水利电力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以面向建筑、交通、水利等施工企业为主、建设和管理等部门为辅的高素质、强能力、应用型人才。构建“技术+非技术”协同育人模式,强化综合能力培养。

  • 教育学

    发展前景

    教育学专业相近的考研方向主要有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史、比较教育学、高等教育学。

    培养目标

    教育学专业教育教学应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发展需求为基本原则,以中国高等教育定位和特点为参考框架,同时以行业标准和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高尚的道德品质,具备良好的科学与人文素养,具有国际视野,系统掌握教育科学和本专业必需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较强的创新创业精神和教育创业实践能力和管理能力,能够在各级各类教育及管理机构胜任教育、教学、管理与研究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就业方向

    教育学专业学生可以从事的行业既包括各类院校、学院,社区服务社,咨询组织,文化组织,还包括司法系统、国家级协会、委员会、研究与开发中心,政府教育部,甚至是金融机构和传媒行业也同样适合教育学专业的学生就业。

background

三峡大学同等学力申硕招生网

立足宜昌、融入三峡、服务湖北、面向全国、走向世界

image
Image

课程学习与考试

1、课程学习
采用线上学习和线下学习相结合的方式,按照在校研究生相同专业培养方案开设课程,申请人应在规定年限内修完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课程并考试合格,且达到规定学分,可颁发研究生课程结业证书。
2、国家学位水平考试
通过学校资格审查并转入在册库的申请人,在学习期间可报名参加国家组织的学位外语水平和学科综合水平考试,并获取成绩单。

学位申请条件

1、申请人在规定年限内,获得申请专业研究生课程结业证书,并通过国家学位水平考试。
        2、申请人在规定年限内,撰写论文并通过答辩。

Image

学习年限与学费

我校采取滚动开班模式,满员开班。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最长学习年限为7年。培养过程一般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课程学习阶段,第二阶段为论文阶段。
1、课程学习阶段:课程学习年限一般为2年,最长为5年,包括课程学习和国家学位水平考试。课程学费2.6万元/人,申请人通过报名资格审核之日起4年内应完成课程学习且考试全部合格。因故不能按时完成学习和通过考试需延长1年者,应提交申请并按学校规定缴纳延长费用。否则本次申请无效。
2、学位论文阶段:学位论文年限一般为1年,最长为2年(包括重新答辩),费用1万元/人。申请人原则上应在全部考试合格后一年内完成论文开题、中期检查、检测、评阅和答辩等,答辩通过得授予学位。论文答辩未通过者,本次申请无效;若答辩委员会建议修改后重新答辩,可在半年后至一年内重新答辩一次,仍未通过者,本次申请无效。

同等学历人员申请硕士学位流程

立足宜昌、融入三峡、服务湖北、面向全国、走向世界

流程一

符合条件的申请人申请攻读硕士学位,通过“全国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统一管理平台”注册,并提交报名材料进行现场确认。

流程二

报名资格审核通过后,在学校规定的时间内,通过学校组织的课程考试和国家组织的学位水平考试 。

流程三

在课程考试和国家学位水平考试全部考试通过后,一年内提交硕士学位论文,提出论文答辩申请;

流程四

在提交论文后半年内进行论文答辩;

流程五

论文答辩通过后,按规定程序授予硕士学位。

报名须知

立足宜昌、融入三峡、服务湖北、面向全国、走向世界

报名条件


1、申请人已获得学士学位,且获得学士学位后工作三年以上:或无学士学位,但已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
2、申请人在教学、科研、专门技术、管理等方面做出成绩。
3、以同等学历申请临床医学专业型硕士学位的考生资格不受以上第1、2条限制,但须具备以下条件:
           (1)临床医学类本科毕业生并获得学士学位。
(2)正在接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住院医师或已获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的临床医师。
(3)申请人申请的专业学位类别应与住院医师规范化招收专业相对应。

报名材料


我校常年接受报名,申请人需提交以下材料:
1、有效身份证件。
2、最后学历、学位证件,以及学历认证报告和学士学位认证报告。国(境)外学历、学位、需经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
3、报考临床医学类专业型硕士学位的,还需提供《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或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的培训证明。
4、申请人在教学、科研、专门技术、管理等方面做出成绩的有关材料。(第3条所列专业申请人无需提交)
5、以上材料需提供复印件。

background

报名咨询

立足宜昌、融入三峡、服务湖北、面向全国、走向世界

background

报名咨询

立足宜昌、融入三峡、服务湖北、面向全国、走向世界